随着现在AI在谷歌中的大力推广,AI搜索也日渐崛起,这让传统的SEO策略效果越来越不明显,而且排名流量也更加不稳定了。
SEO策略也需要与时俱进了,如果还单纯地依赖几个支柱页面来维持核心关键词的流量,那效果应该不会很好。
今天的软件品牌分析我们就来一起看看Vanta是如何围绕核心搜索词,不断优化自己的SEO策略的。
Vanta是一个信任管理平台,在数百个安全合规相关关键词的SERP中都居于前列。
*官网链接:https://www.vanta.com/
这点也有很多数据都可以提供进一步的佐证:比如,自从2023年9月推行"Collections"子目录战略以来,Vanta已形成了包含180+页面的内容矩阵,仅在美国的月流量就在1.5w+。
下面,我们将深度拆解Vanta构建合规相关话题的内容战略,其中包括三大核心支柱:
- 专属内容库:为每个重要的合规话题分类创建独立的子目录
- 关键词密度的秘诀:合理的布局关键词,既能精准覆盖更多相关关键词,也不会造成关键词堆砌
- 完善的内链搭建:通过内链系统增强子目录及文章间的权威传递
Vanta如何通过"Collections"子目录战略在合规领域实现全覆盖
要理解Vanta的"Collections"子目录战略为何能这么成功,首先需要了解其产品矩阵。
该公司的信任管理平台主要提供自动化合规解决方案,帮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建立可扩展的安全体系。核心产品模块包括:
- 自动化合规:帮助企业达成并维持SOC 2、ISO 27001、HIPAA、GDPR等国际标准认证
- 持续GRC(Governance, Risk, and Compliance)治理:以现代化治理、风险与合规(GRC)流程实现动态风险管理
- 供应商风险管理:提供自动化第三方供应商安全审查流程
- 问卷自动化工具:快速生成适配不同合规框架的安全评估问卷
- 信任中心:实时向利益相关方展示企业安全情况
该平台集成多种工具与服务,通过持续监控和实时洞察,让企业能构建可持续的安全体系。
目前,Vanta的服务对象覆盖多个软件垂直领域。根据其客户的数据统计,公司正重点布局人工智能与分析、金融科技、数字医疗及数字基建等前沿领域。
由此可以引出一个关键问题:Vanta如何在其涉足的所有合规框架中,多维度展示产品覆盖广度与领域专长?更重要的是,他们如何将这种专业展示转化为持续获客的?
1.构建子目录矩阵:将产品线转化为精准流量漏斗
Vanta通过清晰的网站架构,将合规框架拆解为主题型的子目录,每个子目录与特定产品线深度绑定。这种SEO内容集群策略,与NerdWallet等成熟玩家的战术异曲同工之处。
每个子目录聚焦单一主题类别或合规标准(如SOC 2、GRC、ISO 27001),形成自闭环的转化漏斗,实现从用户教育到高意向转化的全路径覆盖。其架构逻辑如下图所示:
这种设计使Vanta在强化核心合规框架主题权威性的同时,能够精确匹配用户搜索意图,提供专业可靠的解答,例如:
- 当用户搜索"SOC 1与SOC 2区别"时,可快速获取SOC 2报告的专业解读
- 相关内容模块会自动引导至Vanta合规自动化产品的演示页面
这个策略非常成功,单SOC-2子目录单月就贡献了近1w的自然流量,外链总数将近3w条,远超GRC、ISO 27001等其他集群(后者每月仍能带来数千高价值访客)
尽管TPRM(第三方风险管理)、Trust(信任中心)、HITRUST等子目录当前数据表现较弱,但都属于潜力股,具备长期持续性价值的潜能。
目前Vanta排名前三的关键词中,超60%(共计326个)源自这些子目录。这印证了结构化内容策略如何系统性撬动流量增长。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解剖单个子目录内容架构的奥秘。
2.页面结构化布局:合理范围内的关键词密度最大化
据Ahrefs数据显示,Vanta自然流量前五的页面中,三个来自"Collections"子目录。
其中,位于榜首的页面“What is SOC 2 compliance?” 贡献全站18%的美国区自然流量(约4,400次访问),甚至比官网首页多出近千次访问。通过Ctrl+F检索发现,该页面"SOC 2"关键词出现频次高达149次
初看这个数字,估计大家都会想问这是不是算"关键词堆砌"了呢?但深究会发现,大量的关键词是嵌入在正文之外的页面组件中:
A. 主题导航栏
每篇文章配备侧边栏导航,既作为子目录的内容索引,又实现植入相关关键词变体和跳转至相应部分的内部链接的作用,可谓是一举多得。
以下截取自Vanta的TOP1排名页面,左侧导航栏清晰标注在"Introduction to SOC 2"子目录中的位置:
B. 探索延伸模块
在CTA按钮下方设置"延申阅读"区块,呈现6个有关SOC 2子主题的内容列表,例如:
- SOC 2审计准备指南
- SOC 2报告模板解析
- SOC 2 Type I与Type II对比
每个内容卡均包含"SOC 2"的长尾变体,形成关键词矩阵:
这种设计逻辑贯穿所有子目录——即便是内容量较少的Trust、HITRUST板块也是如此。这意味着,Vanta每个新建页面至少包含核心关键词数十次曝光并且同时覆盖数百个长尾词变体。
更重要的是,该策略构建起强大的内链布局。通过导航组件与推荐模块,实现页面权重的高效传导、用户访问路径的智能引导、内容资产的协同增效。
这种精密设计不仅规避了SEO过度优化风险,更将每个页面转化为流量枢纽。
3.构建内链网络:使SEO策略更加完善运作
内链是企业级SEO战略非常重要的部分,承担着页面权重分配与主题关联的重任。Vanta并未将此环节寄托于偶然——他们的内链体系已深度贯彻内容管理系统(CMS)的设计基因。
A. 全站链接基建
通过多重链接矩阵实现全域覆盖:
- 上下文锚文本:正文内容中的自然内链
- 全局导航组件:顶部菜单、侧边栏、页脚等固定模块
- 智能推荐引擎:"相关文章"等动态挂件
这种立体化布局效果惊人。如下图所示,仅头部页面就承载着数以千计的内链:
B. 链接密度
在仅有760个独立页面的体量下,Vanta的链接密度非常高。这种高强度的内部链接,不仅实现全站链接权重的高效流转还强化了核心页面的主题权威性并且提升长尾页面的抓取优先级。
C. 全局导航基建
以页脚设计为例,每个页面底部均包含所有专题的着陆页入口以及高价值文章链接(如“What is SOC 2 compliance?” “What is ISO 27001 certification?”)
很多人做SEO的时候经常往往低估页脚等"边缘"区域的价值。Vanta的实践证明:优质内容与关键词布局只是基础,真正的竞争壁垒在于全站要素的精密协同,每处导航设计都应承载明确的SEO任务。
Vanta的SEO策略为何难以复制
Vanta SEO战略的强大之处,在于将三大核心支柱刻意整合为一个自然运作的一体化流程,从而形成了竞争壁垒:
- 战略性子目录架构:Collections子目录与产品矩阵、合规框架深度映射,构建垂直领域权威中心,每个子目录即独立获客漏斗
- 关键词最大化密度的秘诀:通过导航栏、"延伸阅读"等组件策略性布局,单页面目标词曝光达数十至数百次,却毫无堆砌感
- 系统性内部链接网络:上下文锚文本、页脚、侧边栏构成全域链接生态,实现权重智能分配
其建设速度和流量相应速度都可以说是相当迅速。自2023年9月启动Collections战略后加速扩张,仅用两年半建成180+页的内容引擎,垄断合规相关搜索结果页,月均获取1.39万美国自然流量(估值超12.8万美元)。
这种复合增长模式产生的马太效应,其他人想要赶超的话,难度会非常大。
我们可以借鉴/获得启发的地方
虽然Vanta的SEO策略难以复刻,但其战略思维值得借鉴。可以在制定SEO策略时问自己以下这几个问题:
- 你的内容集群是否与核心产品形成战略协同?
- 页面是否通过页面组件实现关键词自然排布,而非机械堆砌?
- 是否建立了系统性的内链体系,实现全站权重流动?
可见,想实现像Vanta这种级别的SEO效果,不仅需要专业能力的支持,还要有周密的策略制定与安排。
以上就是本期品牌分析的全部内容了,如果你有想讨论的问题,或者其他想了解的品牌,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以上内容由霆万科技/霆万出海学院原创/转载,请勿私自转载,以免侵权!如需转载,请扫码添加客服,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